![]() 日志正文
|
||
近闲阅《新乐县旧志汇编》,深感其前后贯通,便利浏览之利,然而编辑乖误甚多,未加详考,有原志有误未加更正者,有原志无误而刊印转误者,有补充资料未为详细搜集者。就新乐关氏一族之资料,我在元代新乐苏天爵《滋溪文稿》中见到《元故承務郎真定等路諸色人匠府管總管關君墓碑銘》一文,对关氏记载与新乐志书记载多有不同,补充于此。 元故承務郎真定等路諸色人匠府管總管關君墓碑銘 按:关德聚,生于公元1303年,卒于公元1342年,县志中以关思义为关珍之从孙,德聚之族昆弟,上文未载,似乎县志有误。据苏文关思义曾被太保刘公(刘秉忠)擢引肄习朝仪,据《元史》礼乐志记载事在至元六年(1269),当时思义为儒生出身,其年当在弱冠之岁。至元八年朝廷立特仪司,关思义擢升特仪副使。至元十二年关思义作为特仪副使和怯薛丹察罕不花、真人李德和,代祀岳渎后土。在《新乐县旧志汇编》记载思义曾中至正年间(1341--1368)进士,似乎不确,试想思义在至元六年及时仅仅二十岁,到至正元年也有九十余岁高龄,怎么能参加科考呢?据县志《廉访使关公遗爱碑》“岁乙酉(1285)自南台御史奉命按郡县.....辛卯(1291)起辽阳别驾...”可知其早已为官显赫,不可能耄耋之年去参加科举考试,由此可知县志记载有误,思义应是前至元年间(1264-1294)进士,较为合理。县志中有关思义所作《元真定路宣差妥纥帖木儿通议公政碑铭并序》一文,文中提到他当时居住曲阳,事在大德元年(1297),此时正是关思义任江东建康道廉访使后,因母忧回曲阳守阙之时。据上述可知思义大约生于宋淳祐十年(1250),他和关德聚系同族,年约长于德聚50余岁,著籍曲阳,其父关玉曾做过藁城尹,思义或与关珍世代相当。 新乐关氏世系:关通---关珍---关政---关德聚---关博 ---关益 曲阳世系:关碧---关某---关玉---关思义
最后修改于 2014-01-28 15:32
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铭文中关于申国的记载
下一篇:元代移民资料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