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日志正文
|
||
西晋武帝后族弘农华阴杨氏,史书未记族系所出,近读西晋《杨骏残志》,知杨骏系杨震少子奉之后。杨奉字季叔,生敷;敷早卒,生众,东莱太守、蓩亭侯;众生某,失讳,某生炳、骏、珧、济。杨炳字文宗,曹魏通事郎,袭封蓩亭侯,早卒,唐人因避李昺讳,史书以字称,其女杨艳(238-274)为晋武元皇后;杨骏字文长,太傅、封临晋侯,其女晋武悼皇后杨芷(258-291),堂姐杨艳死前荐其入宫;杨珧字文琚,尚书令、右将军,近年华阴出土的后魏杨氏墓志中多作“杨瑶”,并误;杨济字文通,太子太傅、卫将军。杨炳本骏亲兄,《晋书》后妃传记载武元皇后临终时,枕帝膝曰:“叔父骏女男胤有德色,愿陛下以备六宫。”则炳系骏亲兄之证。《杨恩墓志》详列珧(瑶)至恩世系及结衔,可补史之不足,据其列下世系:侍中、尚书令、城阳亭侯瑶;生散骑侍郎、谏议大夫彰;生慕容氏中山相结;生治书侍御史继;生魏乐安王府从事中郎、京兆太守库部录曹都官给事晖;生魏宁远将军、河间太守恩。杨恩字天恩,正是隋越国公杨素的高祖,虽然出土墓志及史书中交待了这一支由来,但在杨珧和杨结之间始终缺少详尽世系,《杨恩墓志》可补此缺。杨氏志中晖结衔多为“洛州刺史,赠恒农公”,而《杨恩墓志》仅记其实际历官,未书赠官。史书中记载:“(杨晖)库部给事,稍迁洛州刺史。卒,赠弘农公,谥曰简”或洛州刺史亦如其从侄杨懿,未赴而卒,而以《杨恩墓志》所书为正。另《晋书》杨骏传有“永宁初,诏曰:‘舅氏失道,宗族陨坠,渭阳之思,孔怀感伤。其以蓩亭侯杨超为奉朝请、骑都尉,以慰《蓼莪》之思焉。’”此事在骏被诛后十年,杨超为文宗之后,不知是子是孙?有些世传之杨氏谱牒,以超系炳、骏之父,实属不查,大误。汪藻未将杨骏一支列入《世说叙录》之《弘农华阴杨氏谱》中,且在其后按语中以为“皆震后,莫知其世次,临晋(骏)必赐后,蓩亭(炳)必众后也”,盖藻不知其系承何人,故作此推测之言,蓩亭系众后不误,然以临晋为赐后则误。杨赐之临晋侯,其子彪袭封,建安十一年“诸以恩泽为侯者皆夺封”,可见杨彪在汉末就被夺去封爵,汪藻以为杨骏是袭杨赐临晋侯之封,其实杨骏是始封临晋侯,所以不能用临晋封爵作骏为赐后的佐证。另汪藻以炳(文宗)系骏从兄,亦误。《杨骏残志》交待出此支上世所出,而《杨恩墓志》解决了该支的上下衔接,无怪乎有人怀疑墓志的真伪。世系如右:杨震─杨奉─杨敷─杨众─杨品─杨珧(炳、骏、珧、济)─杨超─杨结─杨继(珍、继)─杨晖─杨恩(佑、恩)─杨钧─杨暄(暄、穆、俭、宽)─杨敷─杨素─杨玄感(玄感、玄挺、积善)按:杨珧父讳未见资料,此处引自论坛文章。 参考资料:《后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、《晋书》、《北史》、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》、《元和姓纂》、《世说叙录》、《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》、拓本《杨骏残志》、拓本《杨恩墓志》。
最后修改于 2017-12-07 15:25
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金石补史(三)顿丘太守魏植
下一篇:金石补史(一)谢衡之字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